
杨雅喆
杨雅喆 Ya-che Yang 台湾导演。淡江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。曾任广告制片公司企划、动画公司编剧,目前为自由工作者 作品范畴多样,包含舞台剧、数部纪录片系列、单元剧及连续剧等。其小说作品《蓝色大门》曾获得诚品读者票选最爱小说前五十名。 杨雅喆参与过许多电视剧及单元剧的制作,其编导之单元剧作品《违章天堂》更获得2002年金钟奖最佳单元剧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编剧奖的三大肯定,之后也几 乎每年都有作品如《春天来了》、《过了天,看见海》、《青春》、《寂寞游戏》等等。 2006年与易智言导演合作拍摄《危险心灵》入围金钟奖的导演与编剧奖项。 2008年完成个人第一部电影剧情长片《囧男孩》。

罗景壬
合作品牌:统一、明基、哈根达斯、伊莎贝尔、金士顿、IKEA等 擅长拍摄类型:文教娱乐、电器数码、 拍摄风格:叙事、故事、情感、时尚、人文 重要奖项:华文广告奖、龙玺广告奖、金瞳奖、亚太国际广告奖等 导演团队:葛纳兰
罗景壬 Lo Ging Zim
生于台北,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。1996年起从事剧场/电视节目企划、编剧、导演等工作,2000年起担任公益广告的创意总监/导演工作,并于2001年起执导包括台湾和中国的商业广告影片。 执导广告影片超过800部。曾获邀代表台湾,执导2001年AdASIA亚洲广告会议宣传片《机舱篇》,作品亦曾获伦敦国际广告奖,纽约国际广告奖,芝加哥国际广告奖,龙玺华文广告奖,泰国亚太国际广告奖,时报亚太国际广告奖,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,时报广告金像奖,4A自由创意奖等。部分作品被收录于德国Lüerzer's Archive与香港龙吟榜等国际性杰出广告影片期刊。 2012年以个人身份获颁4A广告奖「评审团特别奖」时,罗景壬的得奖感言概述了他对广告的看法:「广告影片是一项商业活动,但当然又不仅止于此。除了商业目的,广告影片大量收编了戏剧艺术、影像艺术、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心理学、社会生活实况、社会事件和问题、全球化或地方化,成为它的体裁。焦虑的人多半对此感到担忧,他们担心所有这些正派的体裁都被收编,变成商业牟利的工具。但我愿乐观地相信,正是这种收编,才使得这些亟待关注的体裁,能借重早已无所不在的商业活动,得到更广泛的传播、交流、磨擦、衝撞。透过广告影片,我们这个俨然就要失去历史感的荒谬年代,彷彿得到了某种独特的记载文法--每一部广告影片,都像是这个荒谬年代最风骚的历史文本。」 罗景壬曾获邀担任台湾国家创意人才培训计画『行政院新闻局创意影音人才培育暨行销推广计画』讲师(2003年,2004年) ;2005年行政院新闻局各级政府政令宣导研习营讲师;第二十六至二十九届时报广告金像奖决审评审委员及2005年4A自由创意奖决选评审委员、政大广告营讲师 (2002-2010),世新大学戏剧概论讲师

曾弘源
生於台灣,法國南錫第二大學歐洲視聽電影研究所畢業(IECA, Institut Européen de Cinéma et d’Audiovisuel Université NancyII) , 旅法期間,紀錄片⎡Danse舞⎦入選一種凝視影展. 並於2002年受邀參與德國影展Festival de Film de Sar-Lor-Lux廣告影片製作.2004年開始重回廣告圈,並於2008年成為自由廣告導演至今.代表作品有「2017 央視春晚 包住篇」,「波音 父子篇」…等等

张清
十余年的影视制作经验能深入把握影片的原创,并加以提升和转换成影视语 。作品风格唯美、 情感细腻,屡获国内外各大奖项 曾独立撰写「影像传奇」、「 广告设计经典案例剖析」、「现代商业设计」等多本专业书籍,并被多所高等院校选为教用书 「十二道锋味、锋味厨房」 导演 电影「决战食神」B 组导演/美食导演 电影「深夜食堂」梁家辉版/美食导演